分卷閱讀288
去了才知道擁有時的珍惜,對小兒子滿懷愧疚是人之常情。但這一切歸根結底還是自己愿意的才行吧?吳千又有什么錯呢?卻不言不語承受了母親數十年的數落謾罵。 所以說,遇到這樣的母親,是吳千最大的不幸。三人成虎,謊言說得多了,也變成了真相。所以在張阿姨幾十年如一日的“教導”下,吳千自然而然便背上了小弟被送走,進而一生不幸,最后下落不明全是因自己而起這個沉重的十字架。當他得知自己命不久矣之后,潛意識里的念頭便是能最后幫母親了卻一樁心事:找出弟弟的下落??上?,弟弟真是像他當年懷疑的那樣,早被人害死,而且,死之前,還遭受了那樣不堪的侮辱,他怎能不恨不怨不動手殺人? 明白的前因后果,文沫的心情更加沉重,吳千是現役軍人,為國家付出了青春與血汗,不值得這樣的下場,而且,他手里的人質背景雄厚,一旦被警方發現他與人質的下落,很有可能會被當場擊斃,這都是文沫不愿意看到的。 要怎么辦?才能保住一名軍人最基本的體面呢? 重見天日 從新兵連訓練出來,吳千憑借過硬的本事就直接被分配到了令所有士兵神往的偵察連,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他那一手自由搏擊的功夫和野外生存能力是整個偵察連都是數一數二的,再加上作為偵察員的反偵察本能,令原來的戰斗英雄成為現在所有警察的噩夢。 偌大個c市,任吳千來去自如,警方始終連他的一片衣角都沒有找到。 深山洞里,孟憲川一直介于昏睡和半夢半醒之間,實在不能怪他沒心沒肺現在這種時候還能睡得著覺。吳千臨走前留下的那一盤饅頭總共只有七個,孟憲川再怎么節省著吃,這太陽都升起落下三回了,饅頭昨天傍晚已經被吃光,就是旁邊的水也喝得沒剩下多少了,孟憲川手上腳上的繩索被他挨著山洞的石壁磨斷,現在雖然人是能在山洞里自由活動,可是他想出去,卻是難上加難——這處山洞所處的位置竟然在山的半上腰!山洞外就是一眼望不到底的山澗,以孟憲川那將軍肚體型和長年養尊處優的生活,貿然出去就是一個死字。 可是這小小一間山洞,半眼就能望穿,實在是沒有能吃的東西了,再呆下去,只有被活活餓死,而且孟憲川猶豫耽誤時間越長,在這沒有食物補充體力的半山腰,能爬出去的可能性只會越來越小。 道理誰都明白,然而事情沒出到自己身上時,我們可以冷靜分析,仔細思考,但對孟憲川來說,拿來做賭注的是他的性命,誰都不是九命貓妖,死了是無論如何也活不過來的,所以孟憲川每每下定決心想攀著藤蔓踩著巖石突起的地方一點點往下爬,都在看到腳下那幽黑不見底的山澗時嚇得臉色煞白,退縮回去。 等到最后。孟憲川已經半天沒吃過東西,手軟腳軟,即使現在想爬下去,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他躺在稻草堆上盡量減少運動消耗,希望自己一身肥膘能讓自己多撐些日子,半夢半醒間,他現在唯一的念頭,就是盼著那吳千再回來給他帶些吃的,死亡的恐懼也沒有等死難捱。 卻說孟憲川在不見天日的山洞里苦捱日子等人救他時,他的爺爺爸爸也沒閑著。兇手的身份來歷鄧立華也沒有瞞著他們的意思。從吳千的部隊回到c市。便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一直在辦公室等消息的孟老爺子。孟老爺子聽完后。扶著拐杖的大手指節發白,面上卻是不顯,向鄧立華道謝,按文沫的意思留下孟忠義。自己離開了公安局,他要動用自己的私人關系尋找吳千,鄧立華也是樂見其成的,畢竟這個兇手不同以往,身手了得而且擅于隱藏行蹤,光靠警方自己的力量,還不知道要用多長時間才能抓到他,時間太長的話,孟憲川的生命安全可就沒辦法保證了。只要孟老爺子別太過份,弄出人命來,鄧立華也就睜只眼閉只眼。 尋找兇手是一方面,查找當年事件的知情人,想辦法找到賈召明的尸骨。給吳千一個放手的理由,給孟憲川留下一線生機更是當務之急??墒鞘迥陼r間,足夠湮沒太多的真相與過往,時過境遷的現在,警方還能撥開重重迷霧嗎? 原賈召明被害一案,當事人薛釗偉、胡印琛、潘征宇三人被殺,當事人孟憲川下落不明,善后工作主要負責人身亡,賈家一家三口死亡,案件根本沒有可供追查的線索。當時案件發生時,在場的人是不少,可是,根據孟忠義的口供,派去找事件相關人員詢問時,這些人無一例外都僅承認了當時在場,卻并未參與傷害賈召明,而且事后也是被人早早遣去了其他空教室待著,根本不知道賈召明死的那間教室里后來又發生了什么事,至于當時負責善后的人中,也僅有一名當事人低聲說出了友誼中學教導主任寧秋實的名字。 友誼中學教導處。一名矮矮胖胖年紀約五六十歲的男子急匆匆邁步走了進來,爽朗地邊笑邊說:“喲,不好意思,兩位警官,讓你們久等了,剛才實在是有些急事要處理,招待不周,二位多包涵啊?!边@樣性格直爽的人,其實很難討人厭吧?倒是顛覆了文沫對教導主任的一貫看法,想當初,她上高中時那教導主任,簡單就是更年期綜合征患者的典型,哪哪都看學生不順眼,女生留長頭發披肩不梳起來都能被她逮到罵個狗血淋頭。 文沫不動聲色地打量了寧秋實幾眼,這個人很不起眼,看見看起來也不太大,十五年前就能當上友誼中學這所c市最好私立中學的教導主任,應該很有兩把刷子,他在賈召明失蹤一案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鄧立華隨意與寧秋實寒暄了幾句,便直奔正題:“寧主任來友誼中學工作多久了?” “哎呀,我想想啊,我是95年來這的,得有19年了吧。時間過得真快,轉眼我就該退休享清福啦?!?/br> “那學校里十五年前發生過一起學生失蹤案,你應該還有印象吧?” “十五年前?嗯,是有個學生暑假過完沒有回來上學,家里學校哪都不見人,當時還是我報的失蹤案,我還記得那個孩子叫、叫賈召明,唉,是個好孩子,學習成績優異,學校愛惜人才,特意減免了他的學雜費,本來以為能為國家培養一個棟梁呢,誰知道……唉,世事無常,可惜,可惜了。怎么?二位這次來,是找著賈召明人了?”寧秋實一張胖臉上寫著滿滿的真誠,讓鄧立華接下來的話有些說不出口,會不會是當時那學生記錯了?這位怎么看都像是個對學生認真負責的好老師。 “很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