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9
具的功夫,把蓁蓁抱懷里,正兒八經地囑咐她:“寶啊,媽和你說,這會上山人多,可不能再整那種讓樹枝子把果子遞到嘴邊的事了,讓別人看見了可不得?!?/br> 李老太正好拿著蓁蓁的水壺和衣裳過來,聽到王素芬這話,嚇了一跳:“這啥時候的事???” 王素芬一邊接過衣裳給蓁蓁穿一邊說:“就是上次收莊稼的時候,她在我背上,我一回頭那藍莓枝伸出來十來米就在我腦后,她吃一個摘一個,吃完了那樹枝還能縮回去?!?/br> 李老太震驚了一下:“這能耐了不得,我想想哪個神仙有這個本事?” “上古……”王素芬又想起自己懷蓁蓁時做的夢。 “別整上古,上古我整不明白?!崩罾咸粗栎瓒际帐昂昧?,便幫著王素芬拿布兜往蓁蓁背在她背上,臨出門時想了想,又拿了一個盆拎了一半桶水。 明北收拾好東西正好出來叫人,看見李老太手上左一個包袱右一個壺的,連忙接了過來:“奶,你帶盆干啥?” “給你妹摘果子吃!”李老太一擺手:“趕緊的,上山!” 這次帶蓁蓁上山,李老太做了萬全的準備,她一路上讓明南和明北摘了大半盆果子,足足有十來樣,等到了地方把帶來的一個破布單子往地上一鋪,從筐里拿出一個有點變形的飯盒,打開以后里面裝著松子仁,還有三塊從供銷社買的餅干,王素芬用帶來的半桶水把果子洗了一遍裝盆里放到蓁蓁旁邊。蓁蓁一瞧,這和以前上學時候春游也沒啥差別了。 李老太左看看又看看放心了,這一路能摘的果子都在盆里了,怎么也夠蓁蓁吃了,她蹲在青青身邊一邊往她嘴里塞松子一邊小聲叮囑她:“寶啊,咱就吃這盆里的果子,不能從別地方摘聽見沒?”蓁蓁連忙點了點頭,她怕她再裝傻李老太還能再摘一盆來。 那邊家里的三個爺們已經開始干活了,別看明北平時好耍嘴皮子,可上山打獵下河摸魚收拾莊稼都是一把好手,反正只要是關于吃的,讓他干啥都熱情高漲。 李木武帶著兩個兒子一起刨土豆,把地刨松了,用手拽著土豆秧子一拽就能拽出一大串,明南看著一個連著一個的土豆,忍不住吆喝了一聲:“奶!你快來看,咱家土豆成災了!” “胡說八道,土豆還有能成災的時候?要是真成災就好了,咱啥時候也餓不著了?!崩罾咸^去瞧了一眼,頓時就樂了:“這么一大串,只怕這地里頭都長的滿滿的了?!?/br> 明北樂呵呵的把土豆都扔到帶來的柳條筐里,等著一會往山下運。如今正是秋天忙的時候,北岔雖然沒有農民,但基本上家家戶戶都種了點吃的,除了院子里種了一些,剩下的都是自己開的荒。只要是開的荒地,都離家不算近便,因此這有馬車的人家都自己使,誰也不往外借。 李木武把自己家的平板車推來放到了山底下,又帶了扁擔和不少的柳條筐到山上來,沒多大會兒功夫,幾個筐就裝的滿滿的了。 李木武和明南一人挑著兩筐土豆下去,明北也扛了半麻袋,等到山底下明北看著車,李木武和明南再挑一趟這平板車就裝滿了,李木武連忙往家里推去。 蓁蓁坐在地上一口一個野生藍莓吃的不亦樂乎,李老太一邊掰苞米一邊時不時的回頭看她一眼。蓁蓁她人小肚子也不大,吃了一會就飽了,自己拿起放在一旁的手絹抹了抹嘴,便看著家人收莊稼。李老太一個一個的往下掰苞米,王素芬則蹲在白菜地里一顆一顆往外拽白菜,看著十分費勁。 意識往外一探,蓁蓁見明北和明南還在山腳下,附近也沒有旁的人,便朝著白菜地挑了挑手指。王素芬正拽著一根白菜使勁呢,忽然手下一松,她一個屁股蹲坐在了地上。揉了揉腰,王素芬把手里的白菜往地下一放,站起來就要拔下一顆,這才發現滿地的白菜不知啥時候都自己從土里跳出來了,整整齊齊地擺在地上。 王素芬連忙回頭去看蓁蓁,只見她露出四顆小牙朝王素芬直樂,王素芬只得過來囑咐了一句:“你哥他們在的時候可不許這樣知道不?!?/br> 蓁蓁點了點頭,從盆里拿出一個燈籠果往王素芬嘴里一塞,王素芬一邊吃了一邊忍不住笑著點了點她的腦門:“還知道拿好吃的收買你媽,個小人精?!?/br> 不用拔白菜了,王素芬可是省了不少事,她拿砍刀把白菜根須一個個都砍了下去,等明南和明北上來的時候,王素芬已經收拾好了大一半白菜了,頓時這哥倆傻了眼:“娘,你這干活也太厲害了?!蓖跛胤业靡獾某蛄怂麄z一眼:“學著點,別老磨磨唧唧的知道不?!?/br> 哥倆也沒地方看時間,只當自己腳步太慢了所以耽誤了事,等再扛東西下山的時候一個個走的飛快,可他倆勁就那么多,來回兩三趟就累的兩個傻小子汗流浹背的。 有著蓁蓁暗地里幫忙,老李家的莊稼收的格外快,眼瞅著才四五天的功夫,這白菜土豆蘿卜大豆都收好了,再把高粱收了就成了。 明北揉了揉酸痛的肩膀,看了一眼緩坡上的高粱地,有些狐疑地問:“我咋覺得咱家那片地大了呢?奶,你們春天時候又開荒了呀?” 李老太左看右看也覺得面積似乎大了不少,不過她估摸著可能又是蓁蓁給增產了,也不以為意地糊弄了孫子兩句:“多種了點,冬天給你們蒸高粱飯吃?!?/br> 因為要忙著干活,誰也沒那功夫去瞧多出來的地,可等一片片高粱收割后露出后面的莊稼,一家人都傻眼了。 明南和明北看著眼前一片金黃,眼睛里都是問號:“奶,這高粱咋成黃穗子了呢?” 蓁蓁看著那露出的一片麥子地頓時笑了,雖然家里盡量給她吃磨細了的苞米面,但這對于蓁蓁來說偶爾吃一次還挺香甜,但吃多了真的不是很好吞咽。而且這一年看著家里雖然時常也能打些野物回來,但想包頓餃子卻十分艱難,偶爾李老太扛不住李明北的絮叨,拿苞米面和高粱面摻在一起和面,包上一些給他們解饞,可那面太粗不說,也沒什么香味,白瞎那野豬rou白菜的餡了。 那會兒蓁蓁就存了種些小麥的念頭,可如今這個吃糧艱難的年代,高粱這種畝產最高最抗餓的糧食是北岔人的最愛,至于那些需要精細伺候畝產又少的水稻小麥基本上沒人種。蓁蓁不甘心地每天晚上控制著意識找了許多地方,有一天也不知走了多遠,終于在一處農場看到了長在地里的小麥和水稻。 蓁蓁每樣取了一粒,轉瞬間又回到了山上。對于蓁蓁來說,拿的數量不是問題,只要有種子一切都好說。于是高粱地后面生長的植物在蓁蓁的意識下迅速往別處挪去,黑土地自動翻整平坦,一粒小麥和一粒水稻種地落入地里,瞬間就長出一片來,幾乎和高粱同時間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