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7
而去想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還真是一如既往的越是緊張越是思維發散,自嘲地笑笑,臨江收斂心思,繼續疾步向芳華閣走去。 待得到了芳華閣,還是熟悉的模樣,門外站著迎接的宮人,眼角眉梢都是顯而易見的開心。孫昭儀并未出來,她還在“病中”自然不可以出門。 臨江的心撲通撲通地跳著,手腳都有些發軟。深吸一口氣,略微平復心情,掛上合適的微笑,幾個步子,臨江便到了內室。 這里孫昭儀早已等候多時,見到五年未見的兒子,眼圈就有些泛紅,有許多話想說,有許多問題想問,但是卻不知從何開口,脫口而出的還是那幾句,身體可好?可有生??? 臨江也是難掩激動,在母親面前,他也不愿意掩飾,直接就用了最熟悉的表達情感的方式——擁抱,作為純正的古人,孫昭儀明顯不太適應這樣熱烈的方式,身體僵硬一下,作勢就要推拒—— “娘,您不想兒嗎?怎么還要推我”臨江故作委屈。 聽到兒子叫自己娘,孫昭儀再也忍不住眼淚,簌簌地就落下了,手忙腳亂地拿衣袖擦拭。因為現在的臨江已經比孫昭儀至少高了一個頭,再者又是低著頭的,也就沒有發現小動作。 “放心吧,娘,人都走了” 聽得這句話,孫昭儀也不再動作。室內一時間安靜下來。過了一會兒,兩人默契地松開對方,畢竟即使是母子,仍然存在些尷尬。臨江正準備回答一開始孫昭儀的問題呢,就被打斷了。 “行了行了,我看你也沒有什么事情,一路上也累了吧,去休息休息” “好的,還是母妃最體貼了” 原本,臨江是想問一問母妃的生活以及后宮情況的,但見母妃雖然眼角增加一些細紋,但是精神還算飽滿,身體看起來并無不妥,再聯系之前宮人數量不曾減少,態度恭敬,便知道系統并未欺瞞于他,也就放心了。 鑒于臨江在宮外還沒有自己的府邸,并且已經成年,再住在芳華閣也不太合適,也就住在了原來讀書的地方,已經由宮女事先收拾干凈。 也是真的累了,又是熟悉的環境,臨江并沒有認床的習慣,一沾枕頭就睡了過去。 次日神清氣爽,臨江又得了十天假期,暫時不需要上朝。于是在皇后殿外象征性地問候幾句,就又去了芳華閣。雖說現在由淑妃掌管宮務,但畢竟皇后還在世呢,臨江不需要特地給其請安。 這一次,臨江與孫昭儀終于有了大把時間談談各自的生活。 照例的心疼身體、關心飲食過后,就該是其他的事情了。 在南州那些年里,自己做的事情不能全部告訴孫昭儀,比如說親自剿匪受傷什么的,但是自己心中的未來打算以及在南州發展到的關系以及手下擁有的兵力都是可以說的東西。 原以為孫昭儀雖然不會反對他,但至少應該驚訝吧,但是她看起來十分的淡定,臉上的表情一點沒有改變,就如同臨江沒有說過要爭帝位一般,轉而關心起了其他事情: “你去剿匪?!不要小命了!就你那點功夫,逞什么強!”連之前大逆不道的話沒能讓孫昭儀變臉,自己不過輕描淡寫地說去剿匪得兵,反應就這般大…… “母妃,我……我只是在后方……沒上前的……”在孫昭儀的瞪視下,臨江不禁沒了底氣。 “還敢頂嘴!” 面對著自個兒母親,臨江能如何,乖乖地聽訓唄! 4.10布置 這一訓,孫昭儀就完全停不下來,最后還是宮女詢問傳飯的事情才解救了臨江。 飯畢,兩個人繼續談論些雜七雜八的事情,五六年的離別終于在彼此的交流中沖淡,如此一來,又是一天過去。 作為辦事回家的孩子,臨江得到了許多優待,每日睡到日上三竿也無人非議,下午或是去芳華閣消耗時光,或是捧著京城最新的話本來看,端的逍遙無比。 縱然看起來悠然自樂,臨江私下里進行的工作仍未停止,他在南州部署的證據已經被欽差發現,那邊的軍隊也慢慢站穩腳跟,同時,京城里正被熱議的榜眼也是他的人,余下的新科進士中也還有不少。 年青力量有人,軍隊力量有了一部分,年長勢力中臨江已經得到孫府的支持,從此延伸過去,間接地獲得兩位侯爺的支持,雖然他們在軍中的實力不強,但是于臨江而言,這就足夠了,畢竟,京城的防護,才是最為重要的力量。 孫家的支持是臨江的母親替他爭取到的,就是在臨江表示了爭位的意思之后不久,孫昭儀狀似隨意地告訴他,孫家支持他的一切決定,其中詳情臨江不知,也不打算細問,他總不會虧待自己的母親以及母親的家族。 除此之外,臨江還得知了孫昭儀被迫生病的緣由,果然與吳淑妃有關。卻是在生雙胎之前,吳氏散步,卻不小心在百日里滑倒,就此早產,險些使得母子不保。 最后皇后查出是被處死的那位婕妤是幕后黑手,本應就此塵埃落定,卻有那婕妤的大宮女自殺身亡,留下遺書為自己主子喊冤,稱幕后主使乃賢妃。 皇帝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消息,深入下去才發現,皇后在其中摻了一腳,其余三妃也有推波助瀾,而幕后主使卻指向了孫昭儀。 為此,皇帝打算廢了孫昭儀,到底那時候的皇后雖染了嫌疑,仍然有一定發言權,制止了盛怒中的皇帝。 再然后,就是發現害的吳淑妃第一次流產的,背后還有人,連帶著掘出當年孫昭儀的“私通案”。當然,具體是什么案子,孫昭儀并未告訴臨江,故意含糊過去了。 事情到了這里,皇帝并不打算繼續追查,再查下去,誰知道會發現什么呢!于是,皇后和孫昭儀被養病,三妃各自受罰,其所出皇子也受到影響,推出一個婕妤處死,就此定案。 也就是這些事情,使得越活越年輕的皇帝意識到自己的幾個兒子都已經不小了,又看到自己的愛人的兩個聰明機靈的兒子,心里有了防備,于是就有了皇子們陸陸續續的回京卸權。 而且,皇帝得知南州的事情進行的差不多了,那么,被遺忘的臨江自然也到了回京時候。 可惜的是,皇帝不會知道,自家的兒子正挖了一個坑,等待著他跳進去呢! 待得臨江休息夠了,南州那邊的事兒也上了皇帝的案頭。 南州官場上下一氣,欺下瞞上。貪污、征重稅,放任地方豪強欺壓魚rou百姓,同時,謊報地方財政,年年領取朝廷補助……如此種種,枚不勝舉。 可以說,這些事情足夠南州主事者們人頭落地,那么更讓皇帝生氣的是南州那邊從未停止的匪亂,有時候興起的兵將派遣,全部來自于官場的cao縱!這是□□裸的造反! 皇帝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