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8
看不出來,你腦子轉得挺快!” 趙括被夸獎了連忙道:“都是陛下教的好,陛下教的好!” 哪怕楚昭不在,他也不留余力地拍著楚昭的馬屁,武平之指著這么個人,實在是服了。難不成楚昭拖到今天還沒有選下鹽商,是因為相關的鹽法未曾修訂? 不僅是鹽法,上回鬧出楚未之與章雅的事,叫世家借此而議廢女官之事,何嘗不是律法不齊全的緣故。 法,一個國家的基本法度,必須要盡快修建,此由為準,推廣全國,無論是臣是民,皆要依法而行,若有違法亂紀者,依法而處置。 武平之一會兒的功夫腦子轉了無數個念頭,越想越是覺得這個可能性太大了,楚昭能安冀州,奪雍州,隨后平定各州之亂,登基稱帝,她會不知道一個國家的根本是什么? “趙括,你可以退下了?!蔽淦街睦锔嘶鹚频?,一時半會的熄不下來。 連昔日借楚昭興鹽而身家巨漲的趙括都能明白的事,他竟然一直沒有察覺,實在是失策,失策! 如果一切像他所猜測的,那么楚昭心里一定是有了皇商的人選,一直沒有說,反倒叫他一步一步的查,一步一步地挑檢,必是另有意圖。 楚昭不是讓他見見這些人,寫了評價遞到楚昭的案前嗎?這是給他機會? 趙括是楚昭的人,趙括是個商人,之前趙括幫楚昭賣鹽就賣得不錯,未提出鹽以官營之前,鹽一直都是趙括負責的。足以證明趙括是個讓楚昭滿意的商人。 既然這樣,楚昭為什么會突然放話要選鹽商? 要選,是因為楚昭還有其他的問題沒有解決,因此楚昭是借機在拖延時間,偏偏一些話楚昭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自己提起。他一個禮部尚書,管的是禮法規矩,楚昭弄了他過來篩選鹽商,并不是任意所為。 “在下告退?!蔽淦街盗R了自己一句蠢,竟然要趙括提醒才想到鹽法,才想到大昭建朝至今,未曾修法。 深吸一口氣,武平之沖著趙括揮手,“去吧去吧!” 說完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下面的小吏問道:“大人,是否要歇歇?” “不必了,讓其他都進來吧,一同進來!”既然已有所得,再一個個的見,純粹是浪費時間,武平之決定一次見面。 “大人剛剛不是說,人要一個個的見,一個個的了解,了解完了才好回陛下話?!毙±舨谎隗@訝,不明白武平之怎么突然變了。 “該了解的本官已經了解了,你只管照我的吩咐去做?!蔽淦街斎徊粫卑椎母嬖V別人,他已經明白了楚昭讓他見商號的用意。 但是人既然來了,他要是不見一見就把人都放了回去,落在別人的眼里,又要引得御史多話。所以后面剩下的,全都弄進來吧。 “是,大人!”小吏素來都是聽吩咐辦事,如今也是一樣的,武平之既然發了話,他就去把人給引進來。 而趙括出門聽到后面的小吏招呼人一同出去,笑意更深了,看樣子禮部尚書也有所得了。其實鹽法一事,之前他只是隱隱有這樣的念頭,并不敢確定,但是在見到武平之后,武平之如今是禮部尚書,楚昭讓一個禮部尚書來見他們這些商人,怎么聽得都有些不對。 然后,聽到武平之的問話,趙括腦子突然那么一亮,一個念頭涌上了,話就脫口而出了。朝中的事他雖然知道得不多,但是,他很肯定楚昭絕對不會是任人擺布的皇帝。 一個皇帝,想要坐穩江山,除了民心,有兵,有錢,還是不太夠的,更要有一套合情合理的法度維護,那樣才能確保她的江山安穩。 趙括試探地說出了猜測,似乎禮部尚書大人也一直都沒弄明白楚昭的用意,當他提到鹽法時,這位大人算是驚醒了。 禮部,那是主管禮法的地方,禮化為法,天下方而推崇,楚昭都已經提示得那么明顯了,要是一個個的還不明白楚昭的意思,未免也太沒用了。 趙括摸了摸他那大肚子,當個商人,一個想要通吃天下的商人,不僅要有眼光,還得要聰明。 隨后,見完了各商號后,武平之立刻閉門寫折子。 都知道楚昭發話,讓武平之見完了各商號后要呈折子的,也不意外武平之閉門。 然而,第二日,武平之上的折子叫朝廷都為之一震,“請陛下下令修法?!?/br> 修法,法是什么,法是國之根本。 無論是君是臣,皆要依法而行,大昭建朝至今,用的都多是前朝之法,雖然里面也有楚昭讓人修改添加進去的內容,然而并非大昭真正的法。 楚昭聽到武平之的話,立刻贊賞地看了他一眼,真是不枉她把趙括弄進來。 收獲楚昭那贊賞目光的武平之,自是明白他是猜對了,楚昭確有修法之心。但是她一個皇帝提出修法,怎么會有他這禮部尚書合理。 “臣附議!”姜參早就有修法之意,無奈朝中諸事紛擾,想修也不是可以隨便修的! “陛下,如今所用之法,并無不妥,依臣所見,不必修之?!?/br> 同意的人有,反對的人也不少,武平之道:“此言差矣,大昭已立,何以用舊朝之法,步舊朝之局?!?/br> 一句步舊朝之局,立刻讓一眾人人都傻了,雖然,哪怕世家們暗戳戳的盼著再有舊朝時的輝煌,當著楚昭和朝臣的面,也絕對不能說。 楚昭點頭,“如今已經是昭華二年了,大昭建立至今,精算也有五年了,一朝無法,叫后世所知,怕是要笑話,既如此,由姜卿,韋卿等人主持,為大昭修一部屬于大昭的律法?!?/br> “陛下,還有鹽商,陛下要選鹽商,自來鹽以私營,如今歸于官營了,臣請陛下待鹽法修成之后,再依鹽而擇商?!蔽淦街疀]忘此事的起因,鹽??! “也是,大昭修法,開鹽以官營的先例,理當修以鹽法而管之?!背炎旖菕熘荒ㄐσ?,非常的同意武平之的提議。 不少人都瞄了武平之一眼,這位是楚昭的舊臣了,先時在冀州就是楚昭的得力干將,如今提起了修法,法若修成,于楚昭穩定江山實有大益。 “不過,對于修法,朕只有一個要求,簡!不必長篇大論,要簡言意潔,不僅讓朝臣看得明白,就是百姓也明白?!背烟岢鲆?,下面的人皆是一拜,諾。 “陛下,姜相與韋相為主,那參與修法的人都是何人?”楚昭說了讓姜參和韋尚任主持,這兩位是主角,那其他參與修法的人都要是誰? “朕的意思是要修一部令后世引以為鑒的律法,想要達到這個目的,諸位覺得應該怎么樣?”楚昭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反問之。 “順應民意?!笔捚潢惓隼卮?,楚昭點了點頭,“說得對,大昭之所以能建,朕能當上皇帝,都離不開民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