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0
那她什么都做不了。 許昕華沮喪了兩天,還沒有想好下一步怎么走,就被另一件事絆住了手腳,榮先生身邊的devin聯系她,說要跟她談一談資助基金會的事。 毫無疑問,這是個意外之喜。 作為生意人,許昕華首先想到的,不是榮氏財團會給欣榮基金會捐多少善款——毫無疑問,它絕對是一筆巨款,榮氏財團在國內的第一個捐助行為,私人助理devin親自約她商談,光是這兩點就決定了這個數目不會太簡單。 許昕華大膽預測了一下,榮氏出手,捐助數額想必不會低于欣榮基金會成立時總部的撥款,也就是說至少六十萬,上限是多少她就拿不準了。 只是比起錢,許昕華更關注榮氏的特殊青睞,會給欣榮(包括公司和基金會在內)帶來什么樣的機遇,基金會收到的善款,從進到出都要得到廣大群眾的監督,怎么監督呢?每個季度例行的記者會上,發言人會對財務這一塊進行詳細的報告,也就是說,即便他們不為榮氏的捐贈專門開一次記者會,但這事也捂不住,榮氏財團可不像之前那些捐助基金會的企業,他們這一動作,相信國內外的目光都會跟著集中到這件事上,揚名立萬也不過如此吧。 說實話,如果devin早幾天聯系她,許昕華半點都不會猶豫,榮氏資助基金會,盡管也是看在她和穆少的關系上,同樣會讓欣榮公司受益無窮,可錢是給基金會的,基金會收到善款以后,也會實實在在的投入婦女和兒童的救助當中——或許會有那么點又當又立的即視感,但許昕華也要承認,比起榮先生在飯桌上提的那種合作方式,讓她接受榮氏對基金會的捐助,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可是她跟穆少的關系出了點問題。就當是她單方面的態度吧,花了幾天卻連半點有價值的消息都沒打聽到,擺在眼前的現實差距讓許昕華感到無力,進而對這段感情也開始倦怠,無論穆少最后有沒有外心,許昕華都想要分開了,她現在還等著穆少回來幫她搬家,實際上已經回自己家住了,等著穆少幫她搬的,也就最后一點行李了。 分手當然不像搬家這樣簡單,許昕華起了這個心思,自然會徐徐圖之,那么榮氏這筆捐款,也不適合就這么收下。 許昕華當時就委婉的拒絕了devin的好意,devin也沒多說什么。 如此過去幾天,許昕華和郁白文意外收到一份特殊的邀請函,邀請函是直接送到他們公司來的,這種小事不值得devin親自跑過來,可他的秘書突然來訪,前臺一開始聽到devin的大名還沒反應過來,在聽對方說榮氏集團,頓時就懵了,全國,不,全世界也就這么一個榮氏集團啊。 英國貴族!全球都有產業!富可敵國! 作為崗前培訓中專門背過首都的大公司大人物名單的前臺小姐,非常敬業的想起了這些標簽,立刻就精神了,也顧不上問對方有沒有預約,拿起電話就撥通了許昕華辦公室的內線。 許昕華接到電話同樣措手不及,已經跟榮先生和devin本人都有過接觸的她,和前臺小jiejie的懵逼就不是一回事了,她第一時間聯想起devin幾天前的那通電話。 說實話,許昕華以為拒絕完這事就翻篇了,事不過三,榮先生已經是第二次準備關照她,一而再的拒絕榮先生的好意,是她不知好歹,榮先生已經仁至義盡了。 可現在看來,大佬這是鐵了心要關照到她的節奏? 想不通的許昕華還是親自見過了秘書,聽說對方是來給她和郁白文送邀請函,榮先生明天有個商務晚宴,屆時許多商場人士參加,希望他們兩也能出席,許昕華接過邀請函,就笑瞇瞇的表示他們一定會參加,讓秘書先生替她向榮先生和devin道謝,然后又叫云云送他下樓。 把人送走以后,許昕華才坐在辦公桌前仔細端詳這份邀請函,榮先生出席的商務晚宴,受邀者想必都不是一般人,她就是不確定榮先生是想叫她和郁白文在晚宴上交一些有用的朋友,還是看devin沒搞定基金會的事,準備親自出馬了? 之前許昕華或許不敢這么“自戀”,可她都拒絕了兩次榮先生的關照,對方還準備了第三次,這份執著,實在出乎意料。畢竟在她的認知里,小rou絲追在屁股后面跪求大佬再愛一回才是常態,分分鐘幾百萬上下的大佬一般都沒時間搭理這種小嘍啰,什么時候見過榮先生這么清新脫俗、追著小嘍啰接受好意的大佬? 不知道別人遇到這種不走尋常路的大佬,會有什么心情,反正許昕華受寵若驚之后,多少有一些為難。 連著拒絕榮先生兩次,已經是她“膽大包天”了,而且說句大實話,要不是榮先生跟穆少的親戚關系,許昕華才不會這么瞻前顧后,別說大佬給她遞橄欖枝,就算沒有橄欖枝,她都會試著攀上去。至于她這兩次的“富貴不能yin”,那都是經過了艱難的思想斗爭。 她在大佬面前已經清高了兩次,這一次如果選擇接受大佬的示好,人設也就崩了,之前的拒絕難免讓人懷疑她是有意待價而沽。 不過話又說回來,許昕華一直希望她和榮先生之間沒有站著穆少這位讓人輕不得也重不得的小祖宗,可他們要真的是萍水相逢,她又哪來的資格對榮先生這種級別的大佬說不?地位相差之懸殊,就算人家是給她示好,選擇權也不會在她的手上——基于這方面的考慮,許昕華才二話沒說,收下了這份邀請函。 到哪個山頭唱什么歌,許昕華既然已經決定要參加了,就沒打算浪費這個結交人脈的機會,她和郁白文都認真準備了一番,老祖宗留下的金句還是有道理的,人靠衣裝佛靠金裝,做生意的不打扮得光鮮亮麗,別人還以為你破產了,衣服肯定要是新的,他們做服裝的走出去款式更要新潮好看。 可惜自家品牌不做禮服,許昕華只得下了班跑商場選購,宴會時間有點緊,不然她更喜歡訂做,周婕上次還給她介紹了一家店,說是老師傅做旗袍的手藝一絕,老首都人才知道那兒,她身材這么好,也該試試自己國家的傳統服飾。 許昕華倒是挺感興趣,就是聽周婕說去了量身材選面料定款式,交了錢還得等一兩個月才能取回來。許昕華一聽就沒什么興趣了,她又不是周婕母親那些工作清閑、有些甚至不工作的貴太太,讓她為了一件衣服惦記幾個月,那還是算了吧。 不過這次要準備禮服參加晚宴了,許昕華又覺得還是有必要去一趟那家裁縫店,要是樣款真有周婕夸的那樣,她就一次多定幾件,以后再出席正式場合換著穿,也不用每次都臨時去買衣服。 第130章 變美麗的第一百三十章 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