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2
華那時候就知道,那個被家里保護得很天真的小姑娘蛻變了,所以她也毫不猶豫的聯系了林理事,叫她以后親自帶著周婕,手把手教她、培養她。 如果說最開始,許昕華是周婕加入欣榮后,她的身份能給公司帶來效益,而那個電話以后,許昕華則是真正把基金會這個平臺提供給周婕,所以周婕得到了最好的機會和鍛煉,短短兩三個月,她就參與了三起解救行動,媒體刊登的現場照片里,幾乎每一次都有她沖在前線的身影。 陸瑩瑩作為周婕最好的朋友,在看到參加工作后的周婕,去了很多她沒有去過的地方,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思想談吐和氣質都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從來沒想過未來要怎么過的陸瑩瑩,心里也開始羨慕了,半個月前周婕回首都,陸瑩瑩便主動提出了要跟她去基金會看看的請求。 去之前,陸瑩瑩只是出于好奇,和對好友新生活新氣象的羨慕,并沒有確定要加入他們,而今天回來,她已經在基金會成功辦理了入職,是一名光榮的慈善員工了。 不過陸瑩瑩加入的時間太短,她對基金會都一知半解的,對公司的了解就更少了。聽到好友的介紹,她驚訝的瞪大眼睛:“我們以后也能開車嗎?” “能啊?!敝苕几吲d的道,“我這次回來,也打算搞一個本本,上次去行動現場,林理事還教我開了兩把,我覺得開車挺容易的?!?/br> 等到了后面兩位同事,許云云才發動了車子,一邊對周婕她們道:“你們在總部,練車也很方便,園區那么大,怎么開都不怕出事?!?/br> 陸瑩瑩聞言,也跟著道:“那我也要學,家里的車子只給大哥開,碰都不讓我碰,以后在公司學會了開車,看他還怎么攔著我?!?/br> 周婕還想說什么,手機響了,她從包里掏出了一個小巧的翻蓋手機。 這部手機是許昕華送給她的。 全球第一款翻蓋手機,許昕華期待已久,去年發行,進入國內市場就一搶而光,好在郁白文動作夠快,給她搶到了一部。 翻蓋手機這么跑火,許昕華干脆又預訂了幾部,除了給她哥預定的,還多買了兩部留著送人,剛好拿到貨的時候,周婕說要加入基金會,許昕華就以慶祝她參加工作的名義送了這部手機給她。 有了手機,周婕去欣榮工作,她家人也放心了很多,畢竟可以隨時聯系到她,也不用提心吊膽了。 這會兒打電話給周婕的就是周母,對方在那頭殷殷關切,周婕卻揮著手道:“午飯我就不回去吃了,公司還有點事……你問我還要做什么???” 周婕挺了挺胸,非常驕傲道:“我要跟理事長匯報這個季度的工作情況,然后基金會為了做到資金透明,要每個季度例性召開記者會,向社會公開我們的工作細節,林理事說讓我上臺匯報我們小組的工作,我第一次做,需要向理事長請教很多問題……” 等周婕應付完關心過頭的周母,車子也開到公司樓下了。 首都的辦公室也是許昕華親自挑的,她的喜好一如既往,商業中心、現代化的寫字樓,首都最繁華的路段,大樓名字也很霸氣,就叫中心大廈。 畢竟現在私家車不多,再熱鬧的城中心都不怕堵車,在城中心反而交通四通八達,樓下公交車來來往往,去各門店都很方便。 欣榮在中心大廈同樣租了一整層的辦公廳,簽三年合同,跟在滬城時一樣,先租辦公樓,等他們買的大樓開業之后再搬搬家。雖然只打算租三年,辦公室也都按照欣榮一貫的標準裝修過,就連外面的大墻上,都寫著華麗的欣榮字體,站在大樓下面的人只要抬頭往上看,都不會忽略欣榮的大名。 欣榮的員工每天進進出出,也都習慣了,陸瑩瑩來得少,每次來用要先仰頭看一眼,好像不看到欣榮兩個大字,就不能放心一樣。今天剛下車的陸瑩瑩,依然習慣性的立刻仰頭看上面,卻驚訝的發現,“我記得上次過來,墻上還沒有寫這么多字啊,怎么現在每家公司都在外面寫招牌了?” “都是跟咱們學的唄?!痹S云云一臉傲嬌,又有那么點見怪不怪的道,“是咱們公司起的頭,后面在墻上弄招牌的公司都是有樣學樣?!?/br> 聽她們這么說,后面下車的幾人也抬頭看過去,最后自信的總結道,“還是咱們公司的字體最大氣,最引人注目?!?/br> 許云云含笑點頭,當初公司決定把字體當作logo的時候,就專門請書法教授設計最適合欣榮的字體,別看就兩個簡單的漢字,人家大學教授改過好幾版以后才定下來的,能不大氣能不好看嗎? 第120章 變美麗的第一百二十章 欣榮基金會正式成立以后的第一個記者會,許昕華是不打算出席的。畢竟她這個基金會的理事長除了發起、以及決定基金會進行的方向以外,其他事情全都是基金會的其他成員共同完成的。 其實基金會的工作,在許昕華這里就是一組數據,但是這些數據背后,基金會完成的每一個解救任務,都是會里的成員忙前忙后,先從實地考察,再聯合行動人,制定解救方案,到最后的安撫善后、媒體公關工作,他們付出了行動和汗水,才能給出一份完美的數據。 許昕華不是會搶屬下員工功勞的人,她一向只愁員工達不到她用人的標準,只要他們有能力,她絕對能提供給他們該有的平臺,和屬于他們的榮譽。 欣榮基金會成立以后,首次為了向公眾匯報基金會工作成果的記者會,意義自然不一樣,說是匯報工作,同時也是基金會全體成員享受鮮花和掌聲的時刻,許昕華知道,她要是出現在這次記者會上,即便她刻意的低調、甚至壓縮談話時長,但這個記者會的主角,依然只會是她,而不是其他真正做事的成員。 因為基金會成立的那個記者會,就出現了這個情況。那天記者會總時長一個小時,許昕華真正上臺不超過十五分鐘,她只負責講話,后續是林理事帶她的團隊詳細回答了記者們的問題,可記者會之后,無論是各家報社的最終報道,還是電視臺播出的記者會現場視頻,全都不約而同的把許昕華當成了那天的主角。 是,許昕華是欣榮公司的副總經理、基金會理事長,一個年輕還具有驚人美貌的女性,無論從社會地位、女性話題、還是新聞的角度,媒體都有理由把重點放在她身上。 甚至連許昕華自己都承認,那天的記者會變成她的個人秀,完全是利大于弊,媒體堪稱驚爆的報道角度,讓這種本來并不受群眾關注的新聞進入了廣大群眾的視線了——試想一下,許父他們在老家都能聽到有人討論這個新聞,那么全國各地,注意到這些報道的人又該有多少? 許昕華受到的這些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