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0
處理,當然最重要的是為了欣榮公益基金會成立一事。 自去年被日報點名夸獎后,許昕華和郁白文就有覺悟也有想法把慈善進行下去。本來許昕華就認為,做好事是需要身邊有人影響的,加上現在社會上有些好心人,想要資助有需要的人群,也沒有那么多可靠的途徑,所以他們成立基金會,以欣榮總部撥款為主,同時也面向社會集資,募集到更多的善款,也能幫助更多的人。 這個公益基金會,就不再只專注建希望小學了,他們的定位是幫助婦女和兒童,所以希望小學還是會繼續捐建的,資助對象多了婦女人群,除了許昕華想要為婦女同胞多做一些事,也是因為欣榮做的就是女裝品牌,做好事的同時又有助于樹立品牌形象,何樂而不為? 不過擴大品牌影響力之類的都只是順便,許昕華提出這個設想,絕對是從做好事的立場出發的,同時她也得到了郁白文的支持,之前他們就商量好了,欣榮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第一年,公司撥款六十萬,之后的撥款數額則看公司經營和基金會的發展情況。 這個時候的六十萬,足以幫助數以萬計需要幫助的人群了,欣榮公益基金會的起點也就跟別的基金不同了,他們有理由也有資格把攤子鋪得再大一點,基金會成立那天不但會請媒體到場,政、府那邊也打好了招呼。 許昕華是基金會的負責人,記者會那天誰都可以缺席,但她是必須出席。 如果是許昕華于公是為了基金會,那么于私,就是為了秦遠的商場計劃了。 距離秦遠跟榮氏財團接洽又過去了大半個月,這段時間他依然和許昕華保持密切聯系,她自然也知道他們接洽的實時進度。 秦遠之前說得就沒錯,人家是日理萬機、分分鐘幾百萬上下的大Boss,能抽空跟他見面,說明意向確實很強烈了。秦遠那天和傳說中的榮先生見完面之后,他們后續還在聯系,所以許昕華對他的信心又上了一層,已經開始準備籌款了。 說起來,秦遠要是能談下榮氏財團這個大金主,其實他就用不著許昕華這樣的“小散戶”了,但畢竟許昕華是他事業上的頭號“支持者”,連他家里人都不敢拍著胸脯說給他投資、支持她開商場,許昕華卻毫不猶豫的相信他能成功,就沖著她這份信任和支持,秦遠也不會過河拆橋,那天他說她是“小財神”,也間接說明了他的態度。 許昕華也是講義氣的人,如果說她是秦遠的“伯樂”,那郁白文也對她有著知遇之恩,無論是工作決策,還是她私人的投資行為,郁白文都無條件的支持她?,F在有一個這么光明的投資項目擺在眼前,許昕華也認為自己有這個必要叫上郁白文一起。 他們只能以私人的名義投資,并且只享受收益不參與任何經營決策,投資的數量不能過大,但是那么個龐大的項目,就算他們只投百分之一,那至少也要五六位數起,而且只占百分之一的股份,許昕華也覺得沒意思——至少也要三到五個點吧。 許昕華自己準備投個三五十萬,她覺得郁白文要投的話,應該也差不多投這個數,三五十萬不是個小數目,她是因為早有心理準備,現在能拿得出來,但是臨到投資的當口才通知郁白文的話,他未必一下能拿得出這么多現錢。 所以許昕華認為有必要提前通知他一下。 周婕興致勃勃要跟許昕華去羊城,當然不可能是因為這兩點。她是聽說了欣榮總部,有劇組在里面拍攝,整個人才興奮起來的。 小姑娘出身好,長得又漂亮,內心有個明星夢再正常不過了,但周婕父母是干部家庭和書香世家的結合,前者注意對外影響,后者規矩甚嚴,都不可能允許周婕接觸那個復雜的圈子。 身邊的小伙伴們追星,甚至心血來潮就能叫大明星陪他們吃飯唱歌什么的,周婕從來都插不上話題,由此成了朋友們當中唯一一個連明星都沒見過的“土包子”,別人嘴上不說她,周婕自己卻很不好受,聽說許昕華他們公司就有劇組,就不想放棄這個機會,軟磨硬泡非要讓許昕華帶上她去圍觀。 欣榮投資的電視劇,劇名暫時維持原樣,就叫。 劇組去年秋冬開機,到現在也拍了將近半年時間,聽說拍攝進度還不到一半,這讓已經習慣了上輩子那種高效率工作的許昕華一時無法適應。難怪現在的娛樂業發展不起來,投資大、周期長應該是很大的問題吧。 許昕華說的問題,當然不是指,投資這部劇,他們并沒有打算從片子當中直接獲利,他們是想要借這部劇來打造欣榮的“國民度”,所以這部劇制作越精良、劇組越用心,成功的幾率才會越大。 欣榮并沒有擔心這部劇的進度。許昕華說的周期長,是針對她和郁白文投資的另外兩部片子,劇組在他們眼皮底下工作,安全感還是有的,而另外兩個投資項目,命運如何就只能隨緣了。 劇組進度雖然慢,卻不妨礙劇務演員和欣榮設計部打成一片,所以就算沒有網絡搜索,許昕華也知道了導演和演員們的很多信息。 雖然很不想承認,但這的確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劇組,比較亮眼就是導演和男女主角都是從港臺來的了,男主角稍微有一點名氣,演過兩部戲的配角,也拍過雜志封面,但本質上還算新人,這也是純新人的劇組。 演員都是新人,劇組團隊也都很年輕,大家都還沒有被圈里的老油條給“污染”,也就不怕他們帶壞小姑娘了,許昕華對周婕的請求并沒有一口拒絕,而是讓她去征求家人的同意,最后周婕得到了秦城的支持,許昕華也就沒有壓力的帶上她一塊回羊城了。 許昕華這次回總部待了一周,記者會上她又一次穿上了職業套裝,拿著幾千字的發言稿在臺上發表演講,首先“匯報”了欣榮希望小學這一年以來的進展。 到目前為止,東省內已經有五間欣榮希望小學正式開學,他們總共幫助了一千零二十個孩子重新走進校園——許昕華拿著稿子,念出這個數字的時候臉上也有著明顯的高興和自豪,她發起的希望小學工程,短短一年能幫助這么多無學可上的孩子,那么基金會成立以后,又將幫助多少個孩子甚至是家庭? 為基金會成立而召開的記者會,無非就那么個流程,總結過去,交流經驗,然后展望未來,許昕華應對記者會很有經驗,她這一段演講,不但被各大主流報紙刊登出來,幾家有過合作的省電視臺,也紛紛在晚間或早間新聞里播出了這個片段。 比起之前一掃而過的出鏡,許昕華這次在各大省電視臺有,加起來有接近十分鐘的“個人秀”,其他人看完不知道都有什么反應,反正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