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9
圈。 對于廣大缺少資金的影視工作者來說,不怕金主提要求,他們肯提要求,就證明有投資的意向,只要錢到位,一切都好說。欣榮這種獨家投資的金主,明明可以提無數要求,卻只是讓劇組改一些無傷大雅的細節,不改劇情不胡亂塞人進來,也不來劇組潛人,簡直是投資商里的“良心”,誰不想要這種大方多金、還不搞事不作妖的金主? 娛樂圈向來藏不住秘密,隨著欣榮投資的劇組順利開機以后,欣榮公關部已經從主動尋找合適的投資項目,變成每天有看不完的劇本和影視計劃等待他們的“寵幸”。 許昕華現在還是公關部的直接負責人,下面的人要先把影視項目篩選一遍再遞給她,而且也不是所有項目都適合公司投資,許昕華留著一大筆流動資金,就是打算瞅到眼熟的本子,公司不方便投資,那她就自己掏一筆。 反正每筆資金控制在三五萬左右,賺了就是一本萬利,要是虧了也不心疼。許昕華準備長期玩下去的。只是隔幾個月投一個本子,就當玩票很ok,不想認真混娛樂圈的話,許昕華大部分錢還是花不出去的,只好繼續投資固定資產了。 不過許昕華這次投資商鋪,也不是她自己一個人買,而是想順便幫許大哥和許二哥一起入了。 許大哥和許二哥早就想入商鋪了,只是他們手里的錢要在滬城買商鋪還差了點,所以本來打算年后再抽空來看看的,由于許昕華手里的閑錢夠多,回滬之前就跟他們打了招呼,她要是看著合適就幫他們先把錢給墊了,大家的商鋪能挨在一塊的話,以后打理起來也方便。 許家人都覺得不錯,許大哥和許二哥也不是沒錢,等過完年把錢一分,要還不夠就找父母湊一湊。 許家父母的小金庫跟他們兄妹比起來,也絲毫不遜色的。因為許昕華兄妹平時孝敬父母都跟比賽似的。 兩口子大部分時間待老家,兒女不能在身邊孝順著,就只好逢年過節打錢表孝心——不打錢也不行,他們兄妹如今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有錢有出息,把父母留在老家,而不是接去大城市享福,不知內情的鄉民免不了議論紛紛,高調一點至少能讓老家的父母免受流言蜚語。 再說許昕華都連續幾年給學校捐助,捐書捐校服還有每個月學期的高額獎學金,大家都算得出來,她一年肯定也要花到上萬塊錢在學校,孝敬父母要是還不上外人,也說不過去,所以光是許昕華一個人,一年到頭加起來,給老人的錢也不只一兩萬了。 許大哥和許二哥同樣不甘落后,并不會因為許昕華比他們能干,一個月賺得錢,比他們一年累死累活賺得還要多,就理所當然的把孝敬父母的責任讓她一人承擔——雖然許昕華一個人給兩老的錢,也都夠他們在老家花好幾年了。許家兄弟的態度反而是比自己小的meimei都這么孝順,他們更加不能輸,所以每年孝敬的標準都是比照著許昕華的標準來。 許家父母上半輩子節省慣了,他們連老家的地都舍不得荒廢了,不缺吃喝依然在種田種地,兒女孝順的錢除了小部分花孫子孫女身上,其他的全都存銀行了,再加上每年還有店鋪分紅,許父許母的存款少說都有五六位數了,許家兄弟周轉不開時找他們救急,也不會有心理壓力。 不過在他們心里,找父母借急,和讓meimei先墊著,其實都一樣,反正都是一家人。所以許昕華回分公司的時候,許大哥和許二哥很默契的把存折都給了她,讓她全權處理。 許昕華也沒太多時間耗這里面,要是秦遠能給她介紹一兩家商場,手續什么的讓堂妹許云云幫她去跑就行了。 她回總部忙了幾個月,許云云半挑大梁,現在都能夠自己開著車去各店巡查了,許昕華也就更心安理得的叫她去替自己跑腿了。 秦遠對于小伙伴找他介紹適合投資的商鋪,并不意外,他干這行,不但有投資這種小商鋪,自己還有開商場的遠大目標。 其實以秦遠的身份,想做生意并不算難事,他的圈子就算比不上他堂哥朋友圈的等級,也不至于像普通人一樣按部就班的干活糊口,事實上秦遠的發小和好友們,要么自己開公司,要么在政府部門工作,還有一些不思進取的都被送到國外鍍金去了,像他這樣淪落到給人“打工”的,在圈子里無疑是個奇葩。 秦遠倒也不是思想奇特,只是跟朋友們的想法和追求不一樣。他們這樣的出身,隨隨便便注冊間公司,就有無數訂單送上門,賺錢不是問題,賺多賺少也就就他們的心情。 但商場實在不一樣,投資成本太大,就算他們家條件很不錯,也不可能隨隨便便給他弄棟商場出來。秦遠要做這么大的項目,只能自己去拉投資,可他父親長輩所在的位置,就算他靠真本事拉到了投資,別人也很容易聯想到錢權交易,所以他的小伙伴們大都選擇悶聲發大財。 秦遠偏要這么“高調”,必須注意避嫌,他把合作的目光放在外國資本上,進金陽光廣場工作,便是個跳板,既能接觸到國外的投資商,又可以積累經驗。 認識時間長了,許昕華也漸漸知道了秦遠這些想法。關系好的朋友,大多三觀都是一致的,尤其是許昕華和秦遠這種幾乎沒什么利益往來的純粹朋友,若不是思想和觀念高度一致,相處特別愉快,恐怕也沒辦法保持這么頻繁的來往。 了解到秦遠的計劃后,許昕華高度支持,開商場好啊,有眼光有魄力的人敢會把目光放在百貨商場上面——不過她對這個時候的商場了解并不多,也不敢確定一定穩賺不賠,主要是做生意賺不賺要看投資和回報的比例,像商場開發這樣的高成本投入,如果一年只賺個十來萬,那就是血賠了,預期利潤至少要七位數起吧。 不了解就沒有發言權,許昕華支持秦遠的方式,是以“先知”的身份給了他不少商場經營的建議,比如商場要有自己的品牌特色,旗下綁定超市和電影院就是未來的趨勢。同時許昕華還很樂意投資一筆,她以私人的名義投資,不把欣榮牽扯進來,就不會引人注目。 可惜秦遠的商場計劃,估計還要登上一兩年,許昕華也不著急把錢空出來,秦遠自己有錢也都拿去置業去了。 現在聽到許昕華還要買商鋪,秦遠笑了:“真巧,我剛好也看中了一個位置,你要幾間鋪子?” “五間?!?/br> 早就知根知底了,秦遠一臉了然的問:“要給你哥也買吧?” 許昕華很早之前也提過這事,沒想到他居然還記得,當下也點頭笑道:“主要是給他們買,要能在一塊就好了?!?/br> “沒太大問題?!鼻剡h胸有成竹的點頭,接著又給許昕華介紹了那邊的情況。 不過秦遠比許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