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3
著幾十只大西瓜,聽到大兒子要回來,許母就沒怎么舍得吃,還盼著留幾只讓老大帶去羊城給他弟弟meimei也嘗嘗鮮。 許母叫上大兒媳婦跟她同去。因為許大嫂要奶孩子,家里條件好了,還照顧著一個大肚子孕婦,許母也不稀罕東西,許大嫂出了月子后依然是孕婦的待遇,不僅把孩子喂得白白胖胖,就連她本人也養得比大部分孕婦好,不知道的人以為她那肚子還沒生呢。連她娘家的人過來探望,都不得不夸一句有福氣。 不過這些日子忙著搶收,許大嫂活干得不怎么樣,體重卻是眼看著一日日瘦下去。許母知道她在娘家可能下地不多,他們這兒,近些年有這樣的風俗,家里頭女兒少的人家都不舍得讓閨女干重活,許母自己就是遠近出名的寵閨女,自然不好對大兒媳婦太苛刻。 只是媳婦和女兒到底不一樣,哪個女人不是在娘家享福,嫁了人就要學會cao持里里外外?以后他們老了,這些事全得他們幾口子自己干,老二媳婦是挺著大肚子,不然也得下地,在這方面她是一視同仁的。因此,就算許母把許大嫂的疲憊看在眼里,卻也沒松口讓她回家,不過是盡量多照顧些,叫上她一塊去金花嬸那兒吃西瓜。 金花嬸看她們婆媳倆一塊來了,也不介意,上來就塞了兩塊西瓜給許大嫂:“美月啊,幫嬸子跑一趟,這兩塊西瓜給你家公和爺爺送過去?!?/br> 跑完腿就可以坐下來吃西瓜了,許大嫂再不耽擱,接過西瓜就往自家地里跑了,金花嬸這才拉著許母在自己邊上坐下,“來這邊坐,我這里曬不到太陽,可涼快?!?/br> 許母也顧不上客套,先大口吃了兩口西瓜,解了渴意,才道:“還是你這邊好,我那邊一整天都沒處躲陰?!?/br> 金花嬸就笑她不會享福,“我要是你啊,兒女這么能干,我才不種這么多地呢,每年種個一畝地,夠自家吃的就行了,然后就坐在家里享福?!?/br> 許母搖頭道:“那家里這些田怎么辦,荒著嗎?荒久了那就要廢了?!?/br> “怎么會荒著?你不種可以借給別人種嘛,至少這公糧就不用你們自己出了,什么時候要用了再收回來?!?/br> 許母心里一動,春耕那會兒,他們還不知道在外面做小生意這么賺錢,考慮之下,還是堅持把所有地都用上,萬一兩兒子做生意虧了,他們做父母的能幫多少就幫多少。 但現在搶收,許母已經感覺到了壓力,好多年沒這么拼命干過活,晚上回到家累得腰都直不起來了??刹黄匆膊恍?,就像閨女說的,一次兩次能叫親戚他們,總不能年年都讓他們干,人家又不是他家的長工。 再說長工還有工錢拿呢,她好意思跟親戚算工錢嗎? 金花的花不是沒道理,反正不缺這點錢,還不如把地借出去,不說別人,兩個小叔子肯定都愿意。 許母這么想著,卻也沒松口,還得回去跟許父商量。 金花嬸見她神情,也打住了,她只是出出主意,該怎么決定就是人家自個兒的事了,她轉而問起真正關心的事:“對了,你們家老大,這幾天該回來了吧?” 提到兒子,許母立刻笑開了,半點不見疲憊,就連旁邊捶著腰一副受不了的許大嫂,都不禁直起了身子。 許母笑道:“上次打電話說買好了票,應該就是這兩天到?!?/br> 看許母和金花嬸聊得正歡,旁邊地里幾個女人也停下了工作,各自端著水壺過來湊熱鬧,正好聽見許母這話,立刻就道:“你們家許安和許鵬真是了不起啊,年紀輕輕,這就要開店當老板了!” 村里沒秘密,許家兄弟開飯店倒不用許父許母去宣揚,服裝廠里的老鄉們比村里人都知道得早,只要有一個打電話回來說,村長媳婦那張嘴巴就能傳滿整個村子。 現在的個體戶不像早些年,對面朝黃土背朝天、幾乎半輩子沒出過省的鄉親們來說,老板就是電影里那些穿著西裝、挎著皮包,包里裝滿錢的有錢人,大家伙看著長大的村里孩子也要當老板了,他們自然感到新鮮,也有著羨慕和向往。 可惜許母所知也不多,她還跟大家一樣,以為兒子就是租了個店面,還要自己做飯自己賣,和之前擺小攤沒什么區別——不,擺攤都不用交租金,開店要花的錢可比擺攤高多了! 聽許母這么一說,鄉親們也覺得是這個道理,許家兄弟信奉財不外露的道理,對外報的數據都是打了對折的,真正賺多少他們自己才知道,所以村里人都以為他們兄弟倆每個月賺個一千幾百塊,假設飯店也有這么好的生意,可租店鋪還要減掉好幾百,這樣算還不如進廠省心,自己當老板也就聽起來體面。 這么一想,眾人對許家兄弟開店的熱情也退了一半,轉而問許安什么時候回羊城,她們好通知兒子侄子外甥收拾行李。 年初跟著許家兄妹出去打工的年輕人,已經陸陸續續往家里寄錢了,這讓剩下那些觀望的年輕人也都蠢蠢欲動,正好趕上許大哥要回來,他們都找許家問過還能不能跟著去。 現在離過年還剩幾個月,能賺幾塊錢是幾塊錢,沒必要等到明年再跟大家伙去。 廠里缺人得很,女裝店的需求越來越大,但是外面的單子也是錢,廠里不可能放著有錢不賺,因此盡管今年的工人比去年多了不少,工廠依然出于常年缺人的狀態。許昕華想著去外面也是招,村里的人想來當然也不錯,她年初帶來的那批都沒出過什么事,反而是有她哥當目標,都干勁十足著,新來的這批想必也不會鬧事,所以照例問過郁白文,她就讓許父許母應下了。 “待十天左右吧,學校開學之前他就得回去?!?/br> 說到跟許大哥去羊城這件事,又有人問金花嬸:“你真的讓你家老大和老二,還有他們的媳婦都去啊,那家里不就剩你們兩口子了?” 雖然南下打工潮早就興起了,但是對于他們這個閉塞的小村子,打工還是件新鮮事,大家“養兒防老”的老觀念也沒轉過來,基本上都只會讓一個兒子出去,身邊肯定要留著大兒子防老。許家算是比較“膽大”的,但即便這樣,兒媳婦還得留在家里孝順老人,金花嬸不但放大兒子出去,連兩個兒媳婦要去都同意了,這個決定讓村里人難以置信。 金花嬸卻很灑脫,擺手道:“他們想出去闖,我哪能給他們拖后腿?幫他們帶帶孩子,就算盡了一份力?!?/br> 其實村里人也知道,金花嬸兩個兒子這么鬧,都是因為許順。金花嬸偏心小兒子已經不是新聞了,本來許昕華都說了年紀太小的廠里可能不收,許順都沒成年,而她家老二跟許鵬一個年紀,要去打工也該讓老二去,結果金花嬸非要纏著許昕華,讓她松口帶許順去。 許順去了廠里也算爭氣,年紀小了點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