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4
,薺菜豬rou餡的餃子,年前存的香菇燉的現殺的小公雞,金針菜燉排骨,一人一盅桃膠燉牛奶。 菜一上桌幾人嘆道:“怪道桃園的生意這樣好,吃食上竟是這樣用心” 秋月答道:“不過是些鄉野小菜,我還怕你們吃不慣呢” “怎么會,我瞧著這些菜看著好看,聞起來更香呢” 孫芳華道:“月兒如此好菜怎能少了好酒,快快把你家的桃花酒搬幾壇來”,見秋月面有猶豫又道:“咱們幾個難得聚一聚,可不許小氣啊” 秋月無法,喚人端上來兩壇桃花酒。 一個個酒足飯飽俱是臉兒紅彤彤的,蔓兒也被允許喝了兩杯,昏睡起來,奶娘趕忙抱了下去。 孫芳華打著酒嗝道:“還是在月兒這里好,京城里的祖母已經幾次送信催我回去備嫁了,嗚嗚嗚……我是實在不想回去” 幾人都醉了,聞言陶大小姐道:“我父親馬上任期滿了,也要回京城,到時我們是個伴” “你們回去是享福,巴不得早些回去,我回去是受罪,我那繼祖母……”要是平日里,孫方悅定會上來捂住jiejie的嘴巴,只是今日她也小酌幾杯自顧不暇了。 秋月也有些昏沉,但知道女子論長輩是非是大不敬,若傳出去是要吃苦頭的,陶家姐妹雖瞧著不錯,但世家小姐肚子里的彎彎繞多,忙打斷孫芳華的話道:“女子大了哪有不嫁人的,孫夫人也隨你回去嗎?” “我娘說先送我們幾個回去,她待我婚期近了再回去,我是舍不得離了你,我們雖相識的遲,但一見如故,離了此地不知何時才能再見” 秋月也有幾分觸動,摸了摸孫芳華靠在她懷里的頭道:“沒事,你見不著我,大不了我搬去京城見你” “真的?”孫芳華破涕為笑。 秋月輕輕點點頭,喚來各家丫鬟婆子扶了人去歇息。 孫家姐妹和陶家姐妹回府城的時候,偏遇上蔣羽熙回來,陶大小姐瞧著蔣羽熙愣了愣,待上了馬車還是不停的回頭望望,陶二小姐起疑問道:“姐,你看啥呢?” “剛才那位公子你瞧著眼熟嗎?我總覺得在什么地方見過” 陶二小姐回想半天搖搖頭,陶大小姐坐在那兒想的出神。 孫芳華姐妹是四月初啟程回京的,摟著送行的秋月嚎啕大哭一頓,依依不舍的走了。 孫芳華一走,劉宅也建好了,劉三叫人瞧了黃道吉日熱熱鬧鬧的搬進劉宅,劉三今時不同往日,在西關已是赫赫有名,道賀的送禮的絡繹不絕。 新來的張知府派人送來賀禮,眾人羨慕的直夸贊,楊萬才把劉三拉到一邊問道:“你可知道新來的知府是誰?” 劉三知道楊萬才這樣問定有隱情便回問道:“是誰?” “就是早先在西關被罷免的張縣令” 劉三驚道:“怎么會是他?他不是被朝廷懲處了嗎?” 楊萬才搖搖頭道:“那算個什么,左相張萬全可是他舅舅,太子一派,太子如今風頭正盛,什么事辦不到,更別說把他撈出來,重回舊地為官了” 劉三問道:“那林縣令豈不是……” “如今還不見張志成有所行動,見了林縣令也是和和氣氣的” 劉三站定思索半晌,來了人把楊萬才喚去喝酒。 姚晃不知從哪得的消息,送來賀禮遠遠的朝劉婆子行一禮連飯都沒用就走了,秋月暗道姚家人改了性啦? 劉宅共五進,劉婆子住的院子最為向陽,只有三間正房,左右各兩間廂房,前院里花草魚池,后院開拓出大片菜地,邊上搭著個茅草亭子。 劉記的大磨盤也搬了來,靠著墻角搭了個雞窩,幾只小雞咯咯咯直叫,劉婆子滿臉褶子的笑,帶著伺候她的婆子重新翻了遍地種菜。 第84章 姚家出事 劉三見劉婆子顧不上搭理他,牽了秋月的手往另一院子去,只見樹木蔥郁,游廊下掛著幾只鳥兒嘰嘰喳喳的直叫,穿過游廊是一間碩大的書房,擺滿了書架,上邊齊齊整整的碼放著各類書籍,書房側廂里盤著暖炕,秋月和劉三都不是有詩書涵養的人,問道:“這是……” “這是給姥爺備的” “呵呵……,你倒是知道姥爺的喜好,只怕他不愿意過來住呢” “姥爺只你一個外孫女,當然由我們來養老,現在不住以后會住,我總得先預備著” 秋月感激的看了劉三幾眼,劉三牽著她的手繼續往東,又是一個寬敞的院落,有五間正房四間廂房。 秋月道:“這院子里的屋子倒不少”,劉三站定瞧著她道:“以后咱會有很多孩子,屋子不多怎么住的過來”,一句話說的秋月羞紅了臉。 院子分前后院,前院布置大致相同,只后院各有不同,后院里是環形的游廊,直通一座二層的閣樓,閣樓的一層是個小書閣,二層裝扮的跟田家秋月的臥房有些相似,有個落地窗,瞧出去院落的景象盡收眼底,西北角有個秋千。 劉三道:“搬家搬的有點急,種下的各色花草還沒長出來,姥爺院里是現移過來的樹木,咱這等到花草長出來又是另一番景象” 秋月心中莫名的有些感動,眼眶有些濕,劉三瞧見忙將她摟進懷里,兩人就這樣靜靜的站在窗前良久。 搬家倉促,有幾個空著的院子家具還未打好,劉三忙著府城的生意,秋月便去瞧瞧,一瞧竟是姚木匠師徒倆,見秋月來了難得的問了聲好,姚木匠師徒向來不善言談,只活做的比一般人細致,劉三再請他們也是常理,只是不見滿倉,滿倉不但活做的好,人也踏實肯干,等問了煥娣再說。 果如秋月所說,田秀才一聽劉三說讓他住劉宅果斷的拒絕了,說道:“你們有啥事盡管去忙,我這兒忙的編縣志,沒功夫搭理你們,等我老的動不了了再叨擾你們”,劉三暗自翻翻白眼躬身 應了。 桃園生意上了正軌,秋月便不常住桃園,隨著劉婆子種種地、除除草,別有一番趣味,蔓兒幾乎成了她家的女兒,隨秋月住進劉宅,秋月心里不止一次的對陳軒朗夫婦瘋狂吐槽。 孫芳華連著寫了幾封信,俱是抱怨她在京城的生活,不得自由身,問秋月何時兌現承諾去京城看她,秋月好笑的回信。 令秋月想不到的是陶大小姐陶玉琪也給她寫了封信,秋月跟陶家姐妹并不是很親近,有時甚至覺得陶家姐妹親近她另有目的,次次來桃園都要打探陳軒朗夫婦的事,秋月知道這些官家小姐俱是七竅玲瓏心肝,如孫芳華一樣的太少了,遂給陶玉琪回了封信,只論些家常。 煥娣和她娘把劉記打理的井井有條,秋月問起滿倉,煥娣道:“月兒,托了你的福,我家的日子好過起來,我婆比起從前收斂了不少,前些日子我爹聽人說在京城見過我姐,就去尋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