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
前,屏幕沒有亮起。去按電源鍵,依舊沒有任何反應。 想到昨天下午打電話的時長,這手機大概是沒電自動關機了。 住處和學校里都沒有給他們手機充電的地方,把手機放回行李箱,凌歌揉著頭發走到一邊換衣洗漱。 任務分派下來之后,她負責的是語文和藝術。 學校里的班級不多,根據年齡一共分為兩個班。她今天一共有三節課,上午兩節語文,下午一節藝術。藝術是大課,所以不用坐在教室,而是所有的學生都聚集在cao場上上課。 也許是天生的環境使然,他們很努力,上課聽講格外認真。即使面對的是一個半吊子水平的老師,眼里也全是濃厚的求知欲。 上午的兩節課上完,沒有絲毫壓力。 中午由鐘清雋帶著在學校簡易的職工食堂吃完飯,還剩下一個半小時的休息時間。 學校的藝術課沒有規定內容,向來是以老師的想法為準。 利用休息時間,一堆人擠在不算寬敞的辦公室里拿著紙筆寫寫畫畫,想要拿出一份最趨近于完美的課程方案。 音樂美術平時他們有接觸,凌歌腦子一動,不知道怎么想到琴棋書畫四大國粹。 中國最為古老的藝術,有他傳承的理由。孩子們還小,正是培養的好時機。 幾乎是想法才提出,就得到了所有人的應和。 考慮到器材問題,真正能讓孩子們上手的,只有書法。 來的時候葉靜怕周末在這邊悶,特意往車里塞了幾套筆墨紙硯,倒是正好能派上用場。 學生雖然不多,兩個班加起來也有將近二十個。筆墨紙硯只有五套,同步教學自然是不可能。 考慮到凌歌一個人會忙不過來,胡軍提出分工合作。 商量之后的安排是凌歌和葉靜負責實際書寫指導,胡軍和楊杰負責相關文化知識講解,門外漢鐘清雋則負責調度現場秩序。 計劃落實,時間才一點半,離上課還有半小時的時間。 午睡時間肯定不夠,索性開始布置場地。 cao場面積不大,但容納下二三十個人還是不在話下。 從辦公室里搬出幾張桌面稍微平整些的桌子擺放好,凌歌和葉靜回校長家取工具。 等她們倆抱著書法用具走到cao場,就見原本沒幾個人的場所現在已經有好些小孩子圍在旁邊安安靜靜的看他們動作。 原本想不動聲色的從他們身后穿過去,哪里想到幾個小屁孩兒眼那么尖。 膽子大些的男孩兒叫李銘,聽話懂事成績也還不錯,凌歌很喜歡他。 李銘今年十一歲,家里只有他和年邁的奶奶。父母常年在外面做些粗活,很少回來。 家境不好,平時除去在學校上課,他的閑暇時間全部用來幫助奶奶做家務??巢?,燒飯,挑水,做農活,但凡是能動手的,他都舍不得讓老人家多做。 他性子活潑,人又外向,在學校里和同學的關系都不錯。 這時候他身邊就站著好幾個人,一起仰頭看著凌歌和葉靜手里抱著的筆墨紙硯。 大概是因為沒有見過,眼睛里都是好奇。 作為代表,李銘站出來“凌老師,你和葉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東西” 手上東西抱得比較多,不可能抽出一兩件給他們看。招呼他們跟在身后,凌歌和葉靜走到先前搬出來的辦公桌那里把東西放下,然后撿起一只毛筆遞給李銘“筆墨紙硯,中國最為傳統的東西?!?/br> 小心謹慎的從凌歌手里把筆接過去,李銘轉身和身后的小伙伴一起看。 看夠了,他轉身問凌歌“凌老師,待會兒上課會教我們用嗎” “恩,并且學得最認真,寫的最好的兩位,還會有獎品?!?/br> 大概小孩子都敵不過獎品的誘惑。一聽凌歌說有獎品,精氣神立馬燃起來。 工具和場地設置好,正好上課。 ☆、26.第二十六章 凌歌是這堂課的主要負責人, 交代好注意事項和行進過程, 幾位老師各就各位。 學生們被分為四組, 胡軍先帶第一組進行理論教學, 剩下的三組由楊杰帶著在旁邊玩些其他的知識型小游戲。 理論知識要教的說少不少,再怎么縮減, 一些重要的點也不能刪掉。 之所以理論知識也要分小組來教, 是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差距較大。分出批次, 再選擇適合那個年齡段的教法, 更容易讓他們吸收。 分在第一組的學生年齡偏大,接受能力要強。胡軍只花去不到十分鐘,就將理論知識傳授完畢。一行五人,帶著幾分迫不及待的往凌歌和葉靜的方向跑過去。 指揮著讓在桌前坐好, 兩位老師先教他們握筆。 沒有多余的毛筆, 凌歌和葉靜手里拿的是才從樹枝上折下來的桿子。雖然不美觀,但不影響cao作。 看他們各種各樣的握筆姿勢, 凌歌有些好笑。 “注意力都放到我這里來, 根據我的方法拿筆?!?/br> 底下一陣窸窸窣窣的桌椅摩擦聲。 等他們都把手舉起來, 凌歌伸出自己的右手邊做示范邊講解“首先用食指和拇指握住筆桿,注意把筆放在食指的第一指關節處,不要越過?!?/br> 配合著她的語速,葉靜走在學生中間,一個一個的詳細糾察。 確認都拿好之后, 凌歌接著往下說“中指緊挨著食指, 鉤住筆桿?!?/br> 她語速放得很慢, 一步結束,直到確認所有人都掌握好訣竅,才會繼續下一步。 “無名指挨著中指,用你的第一節指甲根部緊貼著筆桿頂住食指和中指往里壓的力量?!?/br> “最后,小指抵住無名指的內下側,借用一些力道,幫助無名指一起控力?!?/br> 得到葉靜滿意的點頭,凌歌接下去“保持手心虛空的狀態,固定好手里的筆?!?/br> 教會拿筆,直接進入正題。 下筆不可能虛擬,就近借用李銘的工具,抬手招呼他們圍過去。 橫豎撇捺,起轉承和,凌歌一筆一畫寫得極為認真。 這邊氣氛正好,不遠處傳來校長的大聲呼喊聲“清雋,你的電話?!?/br> 左右他在這里也沒什么作用,和凌歌他們交代好去向,鐘清雋邁著步子直接朝校長的方向走過去。 少一個人而已,這邊的情形沒受到任何影響。握著毛筆的,聽著知識普及的,面上都是求知欲和躍躍欲試。 鐘清雋離開的時間有些久,等他回來,這邊已經下課。 幫襯著把桌子搬回簡易的辦公室,今天的課程結束。 送走學生,幾位老師約伴去食堂吃晚餐。 學校老師不多,所以食堂也沒有炒大鍋菜。校長那邊吃飯時間不固定,一般都是來了點幾個菜,他們臨時炒。老師們有固定的下課時間,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