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4
方寒霄表情疑問——走了? 小福子左右看了看,小聲道:“方大公子,我告訴你沒有什么,要不了兩天大家應該都知道了,不過,最好還是不要說我說過?!?/br> 小福子的話也在心里憋得很難過了,但宮里人人面上笑得親熱,一轉臉就要把你踩死,他一個都不敢交心,方寒霄是宮外的人,又有啞疾,與他一個小內侍是肯定沒有利害關系,他因此才敢說兩句。 見到方寒霄肯定地點點頭,他就道:“我師傅被發配去鳳陽了?!?/br> 只說得這一句,小福子的眼淚就快要掉下來。 他最大的靠山沒了,以后所有前途都變得未卜起來,怎么能不想哭呢。 方寒霄一驚,拉著他蹲到一棵樹后去,折了根細枝在地上寫:為什么? 小福子識字,他這樣被大太監收為徒弟的小內侍,是往接大太監班的方向培養的,在內書堂上過學,看了哭喪著臉道:“我不知道,我師傅也不知道,我師傅求了皇爺,可是皇爺說不是發配,只是皇陵那里缺人鎮守,才叫我師傅去的——可是都讓去守陵了,怎么還不算發配呢?!?/br> 皇帝身邊的大太監是多么風光有權柄的名頭,一下被踢去守座千里之外的陵墓,這個落差是太大了。說不是發配,很難讓人相信。 鳳陽與皇陵兩個詞連在一起,點醒了方寒霄——鳳陽原來鎮守皇陵的太監,可不正是姓吳? 這個吳太監卷入蔣知府販私鹽案中,去年底時曾有旨意召他入京,因正好趕上過年,各衙門封印,這樁案子暫時停滯了下來,年后隆昌侯潞王那樁大案隨之爆發出來,蔣知府就不夠看了,連著吳太監也神隱,方寒霄都沒把他想起來。 不想,如今諸案已結,案件關聯的所有人都沒落著好,這個多年前被發配去守陵的太監卻是來了個大翻身,不但逃過了訊問,還重新回到了宮里,把原來皇帝身邊的近侍張太監給擠走了。 這真是出人意料了。 犯忌諱的話,方寒霄不好問小福子,就只又寫:你是跟吳太監來看望郡王爺的吧?怎么一個人從里面出來了? 小福子撇撇嘴——方寒霄不可能跟吳太監去告他的狀,這個話他就很敢講:“吳爺爺跟郡王爺說話呢,我看有點嫌我礙事的樣子,我們這樣的人,最會看人臉色,我當然就走遠點了?!?/br> 他原來是張太監的人,吳太監才回來,對他疏遠些,從情理來說其實也正常。 方寒霄拿樹枝把地上的字抹掉,想了想,寫:你以后心里想你師傅,嘴上不要提起了,對你不好。 小福子嘴又撇了撇——這一下是要哭:“哎,大公子,我知道,多謝大公子還看得起我,肯跟我說這個話?!?/br> 方寒霄笑了笑,又寫一句:別人都能回來,你師傅未必就一去不回。 小福子其實不怎么相信,他年紀不大,但在宮里磨得早已不再有天真的想頭,不過還是點頭:“嗯,大公子說得對!” 方寒霄把字全部抹掉,拍拍他肩膀,站起來,往里面指了指。 小福子會意:“那我進去了,大公子,下回我能一個人出來,請你喝酒?!?/br> 被人安慰了下,他到底振奮了點,轉頭去了。 第110章 第110章 內室里。 窗扉禁閉,簾子落下, 屋里繚繞著淡淡藥香, 床頭一角, 放著一個紫檀木盒,是小福子剛才捧著的, 里面裝著皇帝賜下的一棵上好人參。 延平郡王才吃了藥,正與吳太監說話,其實不是什么要緊話。 “吳內監一向少見,不知是幾時從鳳陽回來的?我耳目閉塞,竟沒有聽說過?!毖悠娇ね跻性诖差^,神色虛弱地笑問。 “皆賴皇上隆恩, 還沒忘記我這半截入了土的老奴婢?!眳翘O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莊重向皇城的方向拱了拱手。 老狐貍。 延平郡王心下暗道了一聲,面上忙跟著也做出感激的神色來:“正是呢, 打我進京, 也一直深得皇爺和娘娘的關愛恩典。唉, 只是我這身子骨不大爭氣,這樣大好的日子,出了這個丑,心里實在慚愧得緊?!?/br> 吳太監眉目不動, 道:“郡王何必自責, 皇爺聽說郡王出事, 只有關切的, 特特命了我前來看望郡王, 叫郡王不必多思多慮,只管先靜養為要?!?/br> 延平郡王的目光閃動了一下——不知是他多心,還是這話中確有機鋒,他是“舊傷復發”,關思慮什么事?這話聽著,跟諷刺他想太多了似的。 太監傳皇帝口聲的時候,不會敢隨意添減,所以這一定就是皇帝原話,延平郡王心下略有發虛,不敢多問,只能裝作聽不出來,笑道:“讓皇爺cao心,是做侄兒的不孝了?!?/br> 來的是這么個眼生的太監,延平郡王對他也有好奇,不想就放他走,搭著話問道:“我才見那個捧盒子的小內侍,好像原是張太監的小徒弟?” 吳太監終于給了他一句準話:“不錯?!?/br> 延平郡王玩笑道:“可是他特別機靈有眼色。吳太監也看重了他,所以問張太監討來了?” 吳太監微微笑了笑——他這個人似乎是很少笑,這一笑,臉頰肌rou動得遲緩而僵硬,看上去有一點怪異,若論起可親,還不如不笑的時候。 延平郡王心中立時就嘀咕了一下,皇帝怎么會用上這么個人,陰氣森森的,像在陵墓里呆久了也沾上了那的氣息一樣。然后他才留神聽吳太監道:“倒不是。老奴怎么會奪人所愛呢。老奴來了京里,皇陵就沒有人守了,張太監頂了老奴的窩,到鳳陽去了。小福子沒依沒靠,怕受人欺負,所以就跟了老奴罷了?!?/br> 延平郡王差點失聲——什么? 他從進京到現在沒少出入宮禁,宮里還有他的老祖母,經營到現在,他已經有了一點自己的管道,不少消息可以比別人先一步得到,但這一件,他沒聽過風聲。 這件事要說重,好像沒什么,一個太監的去留而已,不涉及任何朝廷要務,但說輕,皇帝身邊的人事變動,怎么可能等閑視之。 延平郡王驚訝過后,慢慢鎮定下來,他想通了,來了一個大活人,又走了一個大活人,不可能沒人知道,應該是他最近忙于婚事,才錯失了這個消息而已。 如今知道了,不算晚。 延平郡王的笑容馬上就真切熱情了點:“吳內監,本王記得,你似乎是因蔣某那個案子回京的?如今可過去了嗎?本王看你是個忠誠老實之人,應該不會做出那樣的事,若還有什么苦楚為難之處,盡可說來,說不定本王可以幫上一點忙?!?/br> 只是來傳個話的太監,跟很可能擠走了張太監取他而代之的太監,在分量上當然很不一樣。 延平郡王這個拉攏的話說得不很含蓄,不過跟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