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7
這些不感興趣,也不想摻合進去,因此便點了點頭,道:“這兩出戲極好,李大人可能還不知道吧,鄔奇弦現在在新音社,這出戲,大人您算是挑對了?!?/br> 李玉一揚眉毛,又是一陣“哈哈哈”的大笑,道:“難怪余夢余不敢接這個慶功戲的活兒呢!” 蕭遷沒有接話,又拿了兩個戲牌子出來,道:“第三天若我猜的沒錯,便是給軍士們演的戲?” 李玉皺著眉頭,一只手習慣性的撫著胡須,道:“這也為難,人太多,知雅水榭是裝不下的,而且,那是霍都的一大風物,雅致非常,文氣星輝,怎可給那些兵士們一窩蜂的進去看戲?” 蕭遷道:“既然如此,不如臨時搭臺,安江關演的那場,也是如此?!?/br> “只怕在城中搭臺,一旦開演了要亂成一鍋粥?!?/br> “太子御下甚嚴,”蕭遷琢磨著開了口,看到李玉懷疑的目光掃了過來,笑著道:“新音社在安江關演完了那場酬軍戲,商雪袖就寫了信回來,聽聞太子手下的軍士在看戲的時候分列有序,極其守紀,就連叫好聲都跟cao練聲一般齊整?!?/br> 李玉這才放下心來,粗聲道:“那就這么定了!” 這話聲音不小,下面幾個瞌睡的官員一下子就抬了頭,茫然的看著上面的李玉和蕭遷,不知道定了什么事,看到李玉已經站了起來,便也跟著紛紛站了起來,想是已經商量好演哪幾出了,是時候告辭了吧。 然而李玉又坐下了,下面的官員也跟著又坐回了座位,有這樣的上司,實在讓人尷尬。 李玉將身子整個歪向了蕭遷那邊,神神秘秘道:“這么說,新音社現在就在蕭園?” 蕭遷仍面帶笑意,點了點頭,就看李玉重重的拍了一下大腿,道:“早知如此,我便不用差兩撥人了,讓新音社籌演的公函也遞到六爺這里就行了?!?/br> 李玉眼睛轉了一下,道:“那么商雪袖商班主,也是在蕭園嘍?” “這個自然?!笔掃w坦然笑道:“李大人又不是不知道,蕭園有個觀音臺,他們排練起來也方便許多?!?/br> 李玉自然是知道的,外面的知雅水榭,就是觀音臺的仿制品。 他的眼神略陰了陰,又聽蕭遷道:“原本新音社這幾日也是要準備在霍都的戲,李大人既然去找過余班主,就知道這幾個近期入了霍都的戲班子,都等著看新音社這一場戲呢!商雪袖是一班之主,除了自己要備戲,還要指點其他人,十分繁忙,因此都住在蕭園。李大人但放寬心,我會立刻告知他們選定的戲,讓新音社全體務必加緊排練!”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李玉想了想,還是起身告辭。 他對這位商雪袖還有頗有興趣的,但也不急在一時,最遲,后個兒晚上也就看見了,現在么,還是以酬軍戲為重,讓商雪袖抓緊時間排練為好。 一群人呼啦啦的走了,蕭遷站在蕭園的大門口處,臉上卻露出似有似無的笑意來。 現在的商雪袖,即使沒有他蕭遷站在背后,也已經不是那個李玉發一聲話就能抬進后院的九齡秀了。 得勝歸來的剿寇軍隊乘著戰船沿著大橫江入了霍都的東港,李玉率著數十號官員站在港口碩大的碼頭上頂著烈日炎炎,向東邊張望著,不多時,看到一列列的船入了港,船上密密麻麻站著兵士,排列整齊,槍尖上閃耀著刺目的光芒。 連澤虞就在第一艘船的船頭上,負手而立,后面是烈烈迎風招展的數架大旗,有的繡著“連”字,有的繡了龍紋,有的則是太子屬軍的標識——那是一個鼎,從開國以來,這屬軍便代代相傳,只傳給太子。 旗子下面是太子的儀仗,幾個內侍低著頭侍立在他身后,數十個身邊的近衛則要威武的多,抬頭挺胸,目光已經銳利的在城門樓子上和這一群迎接太子的官員中掃了一圈兒又一圈兒。 東港的碼頭早就清了場,并無一艘閑雜的船只,戰船靠岸的一瞬間,早就布置好的懸掛在鎮海樓之上的數掛足有樓高那么長的鞭炮就被點燃。 一陣“噼里啪啦”的響聲過后,飛紅四濺,給鎮海樓下的地面鋪上了一層極喜慶的紅色。 李玉站在首位,那鞭炮聲響起的太突然,旁邊不少官員都不由自主的哆嗦了一下,但他卻能看到船首的太子面不改色,眉頭都不曾皺一下! 他看著船梯已經搭起,便迎了上去,極恭敬的撩袍而跪,后面跟著他的也齊刷刷的跪了一地。 連澤虞步履穩健的走了下來,聽到下面眾官員齊聲道:“恭迎太子殿下大勝而歸!”便展露出溫和的笑意來,用手虛扶了一下,道:“各位大人請起?!庇钟H自上前,扶起了李玉,道:“李都守請起?!笨幢娙硕计饋砹?,環視了一圈兒,才朗聲道:“此次東海大捷,一是天佑我朝,二是仰仗各位同心戮力,打仗打的是后方糧草軍備,幸得各位國之良臣,不曾讓孤有后方懸空之念?!?/br> 第121章 民心 李玉道:“下官們在后方不過是做了應做之事。殿下運籌帷幄,所率軍隊軍紀嚴明,作戰驍勇,方有此大勝?!?/br> 連澤虞面色微冷,沉聲道:“李大人忠心為國,自然是這么想,若天下的官員都像李大人就好了?!?/br> 李玉心中快速的想著太子的話,這意思莫不是陳寬海瀆職?但他卻不好接著說下去,急忙道:“殿下親自率軍保家衛國,霍都百姓早在幾天之前就翹首以盼,夾道相應,還請殿下入城,稍作休整?!?/br> 一來李玉本就做過監軍,二來太子的軍隊去東海時就是從霍都東進,所以對于這么多軍士如何處置他也熟門熟路,大部隊并不入城,他早已安排了霍都的駐軍將領接引,霍都本身就是咽喉要塞,常駐軍便有幾萬之多,安排太子的軍隊實在容易。 連澤虞微微點頭,情緒已經迅速收斂起來,早有人從船上牽了數十良騎,李玉本來也是早就備好了性子極其馴服的駿馬,但太子已經有了準備,這實在是再好不過,他也怕萬一人與馬不熟,再在街上驚了馬,那這一場安排好的盛大歡迎儀式可就是畫蛇添足了。 李玉側過身子,看連澤虞極其瀟灑的上了坐騎,雙腿一夾,率先入了城,他身后數十個親衛整整齊齊騎在馬上,兩列排開拱衛在他身側和后面,步調一致的跟在其后。李玉便一揮手,便也有人牽了馬過來,大小官員不管熟不熟、姿態優雅不優雅的也都爬上了馬背,尾隨者太子的儀仗入城而去。 城門樓子上早有旗兵向城內揮舞了旗子,連澤虞剛從城門這邊露了頭出來,大街上兩側便起了一陣如雷的歡呼聲。 他坐在馬上,目不斜視,這樣的儀式,定然少不了李玉的安排,但冷靜如他,看到眼前望不到頭的街道上披紅掛彩,聽到兩側